灯具ERP能效认证办理要求有哪些?ERP(Energy-related Products Directive,《能源相关产品指令》)并非单一测试项目,而是欧盟为提升能源效率、减少碳排放制定的强制性法规框架,覆盖照明设备、家电、工业机械等所有与能源消耗相关的产品。对于灯具而言,ERP 认证的核心是通过 “生态设计” 与 “能效标签” 双重合规,确保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内既节能,又符合环保与安全标准。
市场准入强制要求:未通过 ERP 认证的灯具,无法进入欧盟及欧洲经济区(EEA)市场,海关有权扣押货物、禁止销售;
消费者选择依据:修订后的 ERP 能效标签(A-G 级)是欧盟消费者选购灯具的核心参考,A 级高能效产品更易获得青睐,尤其符合欧盟 “绿色公共采购(GPP)” 政策,政府采购项目优先选择高能效产品;
环保合规压力:ERP 指令限制汞等有害物质在灯具中的使用,同时要求提升产品可维修性、延长使用寿命,不符合者将面临品牌声誉损失与法律风险。
法规背景与关键更新:2021年后这些变化必须关注
ERP 认证的核心法规依据是欧盟 2009/125/EC 指令,针对灯具的具体要求则由两项实施条例细化,且 2021 年 9 月的修订带来了关键变化,企业需重点掌握:1. 核心法规体系
基础框架:2009/125/EC 指令(ErP 指令),明确所有能源相关产品需满足生态设计与能效标签要求;
灯具专项条例:
· EU 2019/2020:针对照明产品的生态设计要求,涵盖光源、独立控制装置(如调光器)、含光源的完整灯具;
· EU 2019/2015:针对灯具的能效标签规则,规范标签样式、等级划分与参数标注。
2. 2021 年关键修订内容(直接影响认证与销售)
能效标签简化:废除原有的 A+++ 至 E 等级,改为更直观的A-G 七级划分(A 为最高能效,G 为最低),标签需清晰标注:
· 能效等级(如 “A 级”);
· 年耗电量(基于平均使用时间计算);
· 光源光通量、输入功率等核心参数;
· 制造商名称与产品型号。
耐久性:LED 光源需通过 L70/B50 测试(即 6000 小时后,50% 以上的光源光通量维持率仍≥70%);
可维修性:灯具需设计为可更换关键部件(如光源、驱动电源),避免整体报废;
有害物质限制:严格限制汞、铅等重金属含量,例如紧凑型荧光灯汞含量≤3.5mg。
ERP认证对灯具的要求围绕“能效、功能、可靠性、环保” 展开,不同类型灯具(如 LED 灯、荧光灯、射灯)的具体限值略有差异,但核心指标统一,主要包括:
1. 能效性能:光效与功耗双达标
这是ERP认证的核心,直接决定能效等级:
光效(Luminous Efficacy):光源总光通量(单位:流明lm)与输入功率(单位:瓦 W)的比值,需达到最低限值。例如:
待机功耗:灯具在关闭模式(仅保留待机功能)下的功耗需≤0.5W;若支持联网功能(如智能灯具),联网待机模式功耗需≤0.8W,避免 “隐形耗电”。
普通 LED 模块:光效≥85 lm/W;
定向 LED 灯具(如射灯):光效≥95 lm/W;
传统荧光灯:光效≥60 lm/W(较 LED 要求更低,但因环保限制,市场占比已大幅下降)。
2.功能与可靠性:确保使用体验与寿命
频闪控制:灯具工作时的频闪百分比(Pst LM)需≤1.0,避免因频闪导致视觉疲劳(特殊工业用灯具可放宽至 Pst LM≤3.0);
显色性:显色指数(CRI,衡量光源还原物体真实颜色的能力)需≥80,其中特殊场景灯具(如博物馆照明、化妆镜灯)需≥90;
开关寿命:LED 灯具需通过至少 10 万次开关周期测试,确保频繁开关下的稳定性。
3.环保要求:限制有害物质与提升可回收性
有害物质限值:汞含量≤3.5mg(紧凑型荧光灯)、≤1mg(LED 灯具);铅、镉等重金属含量需符合 RoHS 指令要求;
可回收设计:灯具外壳、光源、驱动电源需设计为可拆分结构,便于废弃后分类回收,回收利用率需≥80%。
4.标签合规:标注信息准确无误
能效标签需按EU2019/2015 条例要求设计,不得遗漏关键信息,且需粘贴在灯具显眼位置(如产品外包装、机身),不得涂改或虚假标注(例如将B级标注为A级),否则将被认定为“欺诈行为”,面临高额罚款。